四月 22, 2025

「求生」、「防災」概念,在香港一向較少被談及,然而張清風在求學時期已對這方面深感興趣和熱誠,數年前在社交媒體分享相關資訊,廣受歡迎。他相信社會在這方面有一定需求,決定成立香港求生及防災協會,提升市民的 […]
四月 22, 2025

成為知名YouTuber是不少年青人的夢想,許多人認為拍攝YouTube影片不但有趣,還能賺取可觀收入。然而,要成功經營一個頻道,背後其實需要付出大量時間和心血。黎婉婷(阿Sa)從全職content […]
四月 22, 2025

牙科、疾病研究、化驗、太極、教學,乍聽之下互不相關,卻都是魯慶榮博士花了大半生鑽研的題材。凡事喜歡理解全貌的魯博士,鍾情於醫學研究這片廣闊大海裏暢游。他由自身興趣出發,從不同領域梳理脈絡、理解當中的邏 […]
四月 22, 2025

從事社工多年的倪曉暉(Debbie),12年前赴台深造動物輔助治療師課程,其後成立香港動物輔助治療協會,將狗狗帶入輔導與治療之中。藉著人狗互動,解開受情緒困擾或有特殊學習需要之兒童及青少年的心鎖,學習 […]
四月 22, 2025

性格外向好動的Wai Ling自小已是運動健將,田徑、欖球樣樣精,她自言鍾愛冷門興趣,因怕悶也愛挑戰自己。Wai Ling在學期間已開始於海洋公園哈囉喂「扮鬼」,再擔任巡遊演員、極限表演者等職業,8年 […]
一月 13, 2025

提到「護老」,你會想起甚麼?是「照顧」還是「施受」?對Matthew來說,護老的意義遠不止於此。數年前,他創立了社會企業——鐵樹銀花,旨在通過嶄新的教育和推廣活動,改變大眾對護老的看法;透過專業的顧問 […]
一月 13, 2025

Gina投身公關工作一年多時遇上事業樽頸位,她毅然裸辭,隻身遠赴韓國進修,期間為手工皂導師朋友Sally充當韓文課程翻譯,意外踏上專業調香師及導師之路,成為她人生的轉捩點。她花了半年時間修讀三個調香導 […]
一月 13, 2025

每個人都有他們獨特的故事,透過不同故事,我們會找到溫暖人心的力量,或者看待生活的新角度。《不丹沒有槍》的導演提及過,不丹語沒有「講故事」這個詞語,他們會說:「請為我解開這個結。」劉奕旭(Cendyma […]
一月 13, 2025

葉彥廷(Frankie)出身自基層家庭,牧童笛及二手玩具琴是陪伴他成長的樂器,五歲時他便能以牧童笛吹奏廣告歌、隨著琴鍵發光位置記認音符,一步步的拼湊及摸索,讓他與音樂結下不解之緣。時至今日集唱作人、編 […]
八月 13, 2024

先天的限制阻礙知識吸收 學習成讀寫學童最大恐懼 對SEN學童而言,校園就如人生首個試煉場,在學習及社交方面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挑戰。特殊學習需要訓練導師Sony 留意到,讀寫障礙學童在校園內面對的困難最 […]
八月 13, 2024

生而為人,最重要是善用個人的選擇權,透過每個決定、每個選擇,體驗不同的人生過程,從而詮釋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李子軒(James)在大學修讀音樂科,在學期間已兼職不同的音樂教育及演奏工作。雖早已發現自己志 […]
八月 13, 2024

在寧靜的工作室,陶藝師專注地捏陶泥,生產各式用具擺設,彷彿閉關修煉……這是不是你對陶藝工作室的印象?由四位主理人營運的陶藝工作室——泥塵記,決心打破大眾對陶藝的固有印象,主動走出室外,讓更多人認識陶藝 […]
八月 9, 2024

林兆榮,做過的工作種類多不勝數,講師、寫作、繪畫、演出……在大學主修藝術的他,現時所做的工作也離不開藝術,而且以近年新興的「斜槓族」slasher為工作模式。除了身兼多職之外,他同時亦是一位交通工具 […]
一月 16, 2024

這不是隨便拋下的一句話,而是花藝導師Cathy與花相處了15年後的感言。 大概是因為有耐性又有天賦,從小到大都喜歡手作工藝,日本刺繡等手藝對Cathy來說都游刃有餘。雖然喜歡手工藝,但長大後還是腳踏實 […]
一月 16, 2024

把話說出來、把食物吞下去,聽起來是日常生活的基本,但其實社會上一直有部分人因著大大小小的原因,導致有口難言,甚至有口難「嚥」。而在難以言喻、似病非病的症狀中找出原由,再設計針對性的練習,為患者改善言語 […]
一月 16, 2024

霓虹燈是香港其中一種獨特的文化,它曾經遍及香港各個鬧市,處處綻放光彩。不論在本地人或外國人眼中,滿街霓虹燈都是香港的標誌性景象。然而,隨著時代變遷和社會發展,我們見證著霓虹燈逐漸消逝,如今在香港街頭可 […]
八月 10, 2023

電台節目透過大氣電波陪伴著許多人讀書、工作或是每段駕駛的路途,我們與DJ連上相同頻率,聆聽著他們的聲音,彷如同呼同吸。許多人會認為DJ的工作輕鬆而神秘,每天只是進入錄音室說話、訪問一至兩小時,即使看不 […]
八月 10, 2023

「藝術」這個詞彙在現今社會有著不同的演繹,有人認為「藝術」是單純一種興趣,只適合喜歡藝術的愛好者;也有人認為「藝術」是一種高雅文化,與普通人生活相距萬里。然而,表達藝術治療師鄺文傑(Aleck) 認為 […]
八月 10, 2023

親朋好友難得聚首一堂,憶記往事,說說笑笑哭哭,場面熱鬧,主角卻缺席。喪禮就是一場主角無法親身參與其中的儀式,但逝者是否真的無法「參與」自己的喪禮呢?這個問題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思及討論,「我們可以在生前準 […]
十二月 10, 2022

源於數千年前的肥皂對於現代人來說,總是不及沐浴露流行、方便,造型亦不甚討好。然而,肥皂經歷不同演化、社會文化和喜好的轉變,在近年一反常態被列入手工藝潮物之一,成為送禮自用皆宜的人氣產品,當中蘊藏了甚麼 […]
十二月 10, 2022

牛仔褲可算是香港人最日常穿著的服飾之一,快如快時尚的促銷活動,慢如動輒數千元的經典品牌,都能見其蹤影。然而牛仔工藝並非外國專有,在香港亦有默默耕耘的牛仔職人。Full House Denim & […]
十二月 10, 2022

不管是一秒間按下相機快門,或是花三小時揮動畫筆,轉瞬留住的溫度和速度,都是時代的面貌。資深風景紀實攝影師兼速寫畫家 Laurence Lai 以相片和畫作,記錄香港城市風貌的萬千變化,多年來始終如一。 […]
十二月 10, 2022

麻雀的紅、藍、綠色圖案深入人心,凹凸的坑紋讓「摸牌」成為不少人打麻雀的習慣,尤其在勝券在握之時,緩緩地摸索麻雀坑紋,摸出一只必勝的牌讓人高呼一聲「食糊」,贏得一局。在手雕麻雀工藝日漸式微之前,這些摸得 […]
六月 29, 2022

禮物,盛載送禮之人的心意,如在摯友的生日、情人間的紀念日和父、母親節等別具意義的日子,藉著送禮表達珍視之情——愛。送禮時除了考慮收禮之人的需要和喜好外,不少人會想到送上獨一無二的禮物,創造難忘回憶。論 […]
六月 29, 2022

金工,即金屬工藝,一種聽來較男性化的工藝,卻可以製作成形態各異的戒指、手鐲、頸鏈等飾物。本地金工品牌Adventurist Studio的創辦人李穎嘉(Kaka)在學生時期與金工結緣,便愛上這種千變萬 […]
六月 29, 2022

孩子呱呱落地時是一張白紙,因家長的教養方式和學習環境填上色彩,影響性格、成長與發展,尤其零至六歲是兒童成長的黃金期,不少家長都會在孩子升讀幼稚園前,安排他們參加Playgroup(遊戲小組),期望孩子 […]
六月 29, 2022

一個居所,不僅是一個生活的空間,更由人賦予其意義——家。無論是哪個年代,擁有一個居所都是不少人的目標之一。香港寸土尺金,當努力儲備充足的買樓置業資金後,尤其是新手買家,想當然會審慎揀選單位,為自己和家 […]
十一月 19, 2021

狗狗雖然不是人類最近親,但肯定是人類最親密的伙伴。香港人愛狗如家人,願意負上狗狗一輩子的責任。然而懂得愛又是否代表懂得教?怎樣才算是教得好?訓犬猶如教養孩子,獲國際認證的犬隻行為顧問及訓犬師蔡易儕(E […]
十一月 19, 2021

快樂的時候,吃一塊巧克力;難過的時候,咬一口蘋果批;慶祝節日時,挑一個蛋糕……甜品到底是甚麼,無聲無息地融入在我們生活和情感的點點滴滴中?甜蜜的味道或許是一道萬能的魔法,輕而易舉地為我們添上幸福和療癒 […]
十一月 19, 2021

人自出生在世界上,就注定離不開「死亡」的結局,這份生命安排的功課無法逃避也不容易完成,每個人來到世上匆匆走一回,總要面對終結,學習告別失去。談及「死亡」,在中國傳統觀念中常被視為忌諱,然而,現職殯儀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