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A Editor – Page 9 – 香港青年協會生活學院 HKFYG Living Life Academy
November 19, 2021

Suphia’s 健康分享站

想食得健康的第一步,就是減少外出用膳的次數,因為一般食肆的菜式大多不健康,故需由個人控制用膳習慣,建議循序漸進地減少外出進食,由每個月的80%,減至70%,接著的一個月減至60%,如此類推每個月減少10%,直至調整比例為最起碼20%外出用膳和80%在家煮食。 然而,香港人工時長,很多人都會覺得要自己煮飯很困難,筆者會建議大家在放假時先預備一個星期的營養輕便飯盒的食材及配搭,方便接下來的一星期自備飯盒上班。 要食到營養豐富一餐,最基本是具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和基本營養元素(例如︰蛋白質、纖維、好的澱粉質、好的油脂、鈣質、鐵質、鎂質、維他命等)。 輕便飯盒組合建議︰ • 無激素及抗生素的雞肉/魚肉/豬肉(白灼或煎熟) • 一至兩款時令蔬菜 • 一款豆(例如毛豆/黃豆/黑豆) • 一至兩款果仁(例如杏仁/合桃) • 一至兩款種子(例如南瓜子/葵花子) • 糙米 • 橄欖油 • 調味料(鹽/ 黑胡椒;冬天時可加入少許薑黃/黑胡椒與飯混合) 想要開展健康的生活,不妨先準備食材,由下星期一起改變你的飲食習慣。
November 19, 2021

天氣轉變 冬天養腎抗衰老

中醫講究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不同季節有其養生重點。冬天與腎相應,「腎」為先天之本,主封藏。冬天大自然陰氣漸長,陽氣漸退,人體對能量需求也會增加。因此冬季養生便要順應自然而「藏陽」;以養護陽氣,透過進食對腎臟有補益作用的食物;如黑芝麻、黑木耳、黑豆、合桃、腰果、栗子、羊肉、烏雞等;可以使腎精腎氣更為充盈,令身體暖和起來,告別手腳冰冷,預防未老先衰,亦為來年春天儲備能量,預防生病。 以下一款湯水,有助大家補腎抗衰老。 烏雞滋陰潤燥湯(2-3人份量) 材 料 • 烏雞* 一隻 • 杞子 30克 • 熟地 30克 • 淮山 30克 • 麥冬 30克 • 蜜棗 3-5顆 *素湯: 以1磅去殼栗子代替烏雞,但多食易滯胃,因此進食時要適可而止。 步 驟 1.  烏雞清除內臟後,去皮切件備用; 2.  其他材料洗淨,注水4-5公升; 3.  水沸後轉慢火煲約1至1.5小時; 4.  下鹽調味即可享用。 功 效:此款湯水既能補腎養血,並有很好的潤燥功效,腎精充足,有助抗衰老。 適合人士:容易畏寒怕冷、經血量少的女性,或平素易腰膝酸軟、面容呈現早衰及面色晦暗的人士。 除此,充足的睡眠和多進行日光浴,有益於陽氣潛藏。避免辛辣燥熱的食物,有利體內陰津蓄養,預防皮膚乾紋。
November 19, 2021

十種體質及冬天飲食建議

人的體質可分為10種,其特徵為:   基於各人體質不同,所以不論什麼季節的食療,養生都要按照個體的差異而進行。而在嚴寒冬季,寒氣易傷人,可誘發很多疾病,冬季預防主要是防寒保暖;飲食上可注意以下事項︰ 寒冷的氣候會損傷人體陽氣,選擇温熱類食物能夠補陽,味辛、甘的食物組合能夠化陽,有益陽氣作用。 冬季屬水,主腎經,是滋養腎氣的好時機。一般來說,色黑的食物能入腎而補虛,如木耳、黑豆、黑芝麻、黑米等。味鹹的食物能補腎歛精,能引藥入腎。請注意適度減少攝入鹹味食物,略增加苦味食物,即「省鹹增苦」。 都市人生活忙碌,可考慮偶爾製作簡易甜品,食後頓覺全身暖和舒暢,可防治冬天風寒感冒。 薑棗紅糖湯丸 材料: 生薑 10g 紅棗 5粒 紅糖 15g 湯丸 一盒 以上為一般寒冬的食療,但亦要注意個體本身的體質,針對不同個體的體質特徵,採取合理的調養,而達致適合自己的養生目的。
November 19, 2021

逆轉逃避性思維 快樂是主動追求

每天喚醒你的,是追求美好,還是逃避失敗的心態?我們以哪一種方式思考,絕對會左右自己的快樂;學習改變負面心態,其實快樂是由自己主動追求而來。 尤記得在懵懂的小學階段,媽媽不時嘮叨:「你而家唔俾心機讀書,第日大個搵唔到嘢做會乞食㗎。」漸漸,筆者形成了一種努力讀書是為了將來不要被社會淘汰,「讀書是為了將來搵食」的概念。這種「被迫營業」的狀態,直到完成第一個碩士學位,依舊沒有絲毫改變。所有的努力,也是衝著逃避失敗而啟動,在達到某些目標,享受了短暫的快樂後,很快便會陷入恐懼,怕自己之後會維持不到,怕稍事休息便會被別人追及。 不快樂,全因沒有機會讓自己思考和享受快樂。 後來發現,在人潮如鯽的社會中,筆者並不孤獨。許多人每一天工作的動力,也是為了避免自己陷入失敗,即便在別人眼中已經很成功,卻活得很累。大部分人從小拼命讀書,為了升上好的中學、大學,到投身社會工作、結婚,半輩子一直衝,沒有辦法讓自己靜心下來,也未能享受和感恩自己所擁有的,表面展示出很多的動力,內在卻滿載焦慮與擔心。 這類人的思維是:「我要返工,否則我就無錢交租;我今日要完成手頭上嘅工作,否則我就會積累好多嘢做唔晒;我要好好讀書,否則我無畢業證書,就好可能會搵唔到嘢做,第時生活好艱難。」這一種思維模式,筆者稱之為逃避性思維,意指我們生活的動力乃來自於逃避負面或不愉快的結局。可能有人會反問,這樣有什麼問題?有危機意識才可以推動人發展和進步啊。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Approach-avoidance 的概念。Approach是一個積極的取向,當中的心態就是因為我想提升自己,享受並為做得更好而努力;Avoidance是避免的取向,所付出的努力是為避免失敗和苦難而去完成責任。抱持積極取向生活的人,更願意為自己生活負責,願意投入去思考,到底面前的工作怎樣做才可以更好;願意在一段關係裡,更積極去關注對方的情緒,對生活更有熱情,更具主動性,同時也更熱愛自己和珍惜人生。相反,如果是為了避免痛苦或抱持逃避心態而「被迫營業」的話,我們很容易呈現出倦怠,得過且過,面對生活的時候欠缺自發性目標,將焦點擺在一些困難與麻煩、對壓力的承受能力相對低。 研究人類需求的心理學家馬斯洛曾經提出一個非常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指出人有自我實現的傾向,在滿足基礎的生物需求後,會進而提升到安全感需求、社會需求、自尊感需求,以及真善美的自我實現需求。然而,現實生活當中各種困阻、磨難及挑戰,往往令我們感到身心疲勞,甚至失去動力,漸漸忘記了快樂和積極向上的感覺。心態改變不只是可以影響命運,還可以是收穫幸福和快樂。 改變心態,就可以改變思維、情緒和行為。積極心態傳遞出安全的訊息,並且為各種心理技能建構和強化提供機會,當我們訂立了生活目標,所抱持的積極心態會帶動自我效能感,讓我們充滿動力地去完成這些目標。 在這一刻,稍作反思,推動你一天的,到底是積極的心態,抑或是消極的心態?如果發現生活的動力是來自於逃避苦難的話,經常想著「唉!星期一又要上班了」,不妨多點關懷自己內心的需要,問問自己積極主動的動機在哪兒?怎樣可以快樂地享受生活?如何才可以逐步邁向這一種理想而滿有熱情的生活模式呢?逆轉逃避性思維,靜思如何覓尋屬於你的快樂生活方式。
November 19, 2021

烘焙世界的魔法 守護甜點師的夢想

快樂的時候,吃一塊巧克力;難過的時候,咬一口蘋果批;慶祝節日時,挑一個蛋糕……甜品到底是甚麼,無聲無息地融入在我們生活和情感的點點滴滴中?甜蜜的味道或許是一道萬能的魔法,輕而易舉地為我們添上幸福和療癒感。甜品除了是時下青年「打卡」恩物,也讓我們連結快樂,調劑生活中的一點苦與寂寞。甜品師兼導師黃虹虹(Jennifer)自小打開了烘焙世界的一扇門,領略到甜品製作帶來的滿足感,此後一直熱衷學習和製作甜品,由她的故事娓娓道出,當找到喜歡的事情,是可以樂此不倦走出新方向,擁在改變人生旅程的神奇魔法。 甜品創建康莊大道 醉心變出Fusion美味 每個人愛上甜品的原因和時機都不一樣,但很難有人可以拒絕它。Jennifer成為烘焙師並與甜品結緣,是跟她的婆婆有關,「小時候是由婆婆帶大,她很喜歡烹飪而且煮得很好吃,所以那時常常都會黏著她去街市買菜,學習在廚房料理。」長大後,Jennifer對烹飪的興趣不減,報讀了一個關於甜品和麵包製作的短期課程,學習西式小點心、蛋糕、麵包等,發現自己都很喜歡,其後幸運地得到老師介紹入行,從此就踏上了Pastry的職業生涯,「至今已經是第五、六個年頭,但我對甜品的熱情仍未減退」。 作為甜點師,Jennifer固然喜愛甜品,但出乎意料的是她並沒有一款特別喜歡的甜點,原因是她偏愛具創造性的Fusion口味。第一份工作對Jennifer有著很大影響,她在老師介紹的一間中菜餐廳工作,發現餐廳的甜品卻是走西式路線,「這種中西結合的Fusion風格令我迷上,於是多年來也努力鑽研製作不同的Fusion甜品,以營造不一樣的驚喜感。例如傳統的朱古力心太軟,我將它演變成不同口味,像是富有中式元素的茶味,或是日式的柚子味、抹茶味。」創意就是為傳統或舊事舊物帶來新面貌,在新的變化同時保持著核心的不變。當我們用這種眼光去看待事物,沉悶與乏味就不是放棄的理由,而是改變自己思考模式的契機,Jennifer的甜品風格便由此改變。 新挑戰中尋求突破 幸福感倍增 甜品讓Jennifer得到幸福和療癒。每當安靜下來,專注於整個製作,都是一場療癒的過程,壓力和情緒在每個動作中逐漸蒸發。正正是深切體會甜品帶給自己的正面感受,Jennifer也會向親朋好友分享自家製甜點,看到身邊的人享受地品味自己的製成品,一抹甜笑、一個閃著驚喜的眼神、一聲讚賞的回饋瞬間填滿Jennifer的內心,由構思甜點、準備材料、製作烘焙至裝飾,可以是耗費幾小時至兩天,甚或更久,而在短短分享的時間卻可讓幸福感倍增,這種可不是買回來的快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大抵就是這個意思吧。 從學習烘焙到入行甜點師,以及平日向親友分享外,Jennifer經常自我檢討,反思甜品製作這項興趣與工作的結合對她的意義。「兩年前,我覺得自己的甜品職涯到了樽頸的狀態,開始變得猶豫和自我懷疑,不過,還是很確定自己仍然鍾愛甜品,也想繼續從事與甜品相關的工作,所以就選擇作出改變。」因緣際會下,她與青年空間展開合作,成為大埔青年空間uKitchen廚藝飲食課程系列的導師,開始教授甜品烘焙興趣班,嘗試教導兒童,「自己做甜品和教人是很不同,從中我也學習到與小朋友相處,如何引導他們製作甜品。」 隨後她也應青年空間職員的邀請,教導uKitchen青年導師培訓班,「我也喜歡教人,可以接觸到對甜品有興趣的小朋友、年輕人和大人。至今我都很喜愛這個改變,比起自己製作甜品,得到另一種的成就感。」對於角色上的轉變,Jennifer欣然接受新挑戰,從廚房走到烘焙教室,有了第一次的嘗試後,逐漸累積新經驗和自信,那種成功感對她來說是別具意義的。她欣喜自己不再是孤身作戰,而是像和學生一起成長,發掘更多甜品有趣的地方。 培訓青年導師 傳遞甜品教學的薪火 青協的uKitchen課程系列大多數是教授學員製作甜品或美食,而大埔青年空間近期嘗試新方向,以課程培育更多青年導師,期望幫助有意成為導師或熱愛分享烘焙成品的青年提供學習平台。任教這個課程,也為Jennifer帶來一番體會,「每次教授導師課程,我都會以亦師亦友的關係和學生相處,除了教授甜品知識,更希望年輕人從中發掘自己的可能性。有一位學生第一日上課時很內斂害羞,不太主動參與課堂和製作過程,但在課程完結時,才聽她說原來她自己很享受課程。那一刻真的很快樂,可以幫助學生變得更了解自己,甜品也不再單純是吃進肚的食物。」在這個青年導師培訓課程畢業的學生,其後有機會在中心擔任導師,教授幼兒班和兒童班,讓學員體驗如何將技能變成事業,像Jennifer走過的路一樣,明白到興趣與生計是可以並存。 製作甜品令人感到幸福,吃甜品的人也很幸福,而教學生製作甜品就像是讓別人也擁有了傳遞幸福的魔法。面對生活的難關和不如意,我們難以一下子變走它們,轉換心態或者學習一件新事物,或許可以讓自己能夠在順境逆境也保持快樂,心裡才會覺得踏實。正如Jennifer與甜品的緣,「甜品令我的生活變得充實且有目標,在思考未來時,甜品都已經成為我不可或缺的考慮因素,它讓我更想自己持續進步,我的夢想就是開到屬於自己的甜品店或者咖啡店。」尋找到一件自己熱愛的事情,力求進步,一步一步實踐夢想,這大概就是甜品創造給Jennifer的魔法世界。
November 19, 2021

禮儀師新觀迎生死無常 誠摯獻上最後的告別

人自出生在世界上,就注定離不開「死亡」的結局,這份生命安排的功課無法逃避也不容易完成,每個人來到世上匆匆走一回,總要面對終結,學習告別失去。談及「死亡」,在中國傳統觀念中常被視為忌諱,然而,現職殯儀策劃師的陳檵垣老師(Hades)認為,生與死的無常只是順應自然的哲學,隨著現代社會灌輸較開放的生死新觀念,行業也出現變化、甚至革新, Hades毅然擔起先鋒角色,率先為行業帶來全新改變,但他強調在改變的同時,仍要維持一種最真誠、卻被人慣以為常而忽略的生活態度——珍惜身邊人。「很多事情真的不是必然,老套地說,記得要在擁有時好好珍惜一切。大家都明知死亡是必定會發生,但最後還是會發現自己有很多說話未有告訴珍重的人,在失去時才後悔。」 培養同理心 做好一場告別禮的導演 香港的殯儀行業普遍青黃不接,更有老店因店主退休而結業的情況,缺少年輕新血入行,故大多維持傳統的行規和營運方式。Hades為行業帶來新氣象, 30多歲的他自中學畢業便投身殯儀公司,累積豐富的殯儀知識和經驗。選擇入行大抵是緣份,嘗試過幾個工種也不怎麼合適,反而在機緣巧合下成功應徵一份殯儀策劃師工作,自此擔任殯儀策劃師至今,其後為事業作出具挑戰性的規劃,創辦一間殯儀公司,其營運宗旨和服務方式也有別於傳統行家,希望以更貼近時下需要的服務,為喪親者帶來小小的溫暖,讓先人獲得最後的尊重和送別。 「殯儀業涉及的職業很多,而禮儀策劃師就像是一位導演,負責協調整個喪禮的流程,安排演員就位擔當不同的崗位,包括堂官、化妝師、抬棺、先人家屬等。」一場喪禮的事前工作、過程和事後處理既繁瑣又耗時,除了喪禮儀式外,殯儀策劃師還要幫客人辦理不同死亡文件、骨灰處理等工作。Hades認為此行業是以人為本的工作,最重要的是與先人家屬的溝通。安排喪禮前,殯儀策劃師需要用心了解喪親者的需要,提供適切和耐心的支援服務。「很多人不了解原來喪禮對家屬的意義及影響,是喪親後心理治癒重要的一環,喪禮的好壞將影響家屬往後的情緒。所以殯儀策劃師除了處理一連串殯儀工作外,還有很多人性化的事項要處理。」對失去至親的家屬來說,擁有一顆同理心的殯儀服務尤其重要。 殯儀服務改革 為新想法創造空間 傳統社會對死亡避而不談,隨著年代變遷及生死教育的普及化,人們面對死亡也變得更坦然。面對世事無常不能一成不變,屬於新世代的Hades入行數年後創立公司,致力透過營運方式和服務上革新殯儀業,「在核心不變的原則下,將殯儀策劃和葬禮與現今世代的需求調整得同頻,就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當中就以『人性化』的顧客服務態度為改變主軸。」在改革之先,Hades也同意一些核心價值和儀式,如表孝道和「買水」的禮儀應當保留。 傳統的殯儀策劃師慣常以行內人工作便利為優先,在照顧客人的需要上較為忽略。在這個行業多年,Hades注意到不少客人工作忙碌,希望能為他們提供多一點貼心,例如按需要代勞領取文件及處理行政手續,有別於以往的殯儀公司要求客人自行領取死亡文件後才安排殯儀服務。Hades理解過去業內人士以省卻麻煩和工作便利為先的態度來辦理喪事,但他認為了解家屬的真正需要或特殊要求,才可以好好地讓在世的親友圓滿地告別至親。除此之外,現時不少人對喪禮的形式有開放的新想法,甚至會事先規劃自己的後事,因應個人喜好而要求改動一些傳統的禮節和形式。Hades認為先人是喪禮的主角,對於客人的要求,他都會設法靈活配合,例如按家屬要求改變喪禮的音樂,或更換只有念經打齋的場地佈置。 另一項主要改變則是資訊透明度。Hades指出以往行內辦事較為封閉,甚少提供詳細資訊及收費,有的更不會公開價目,當客人查詢價錢時,以往都是「五萬全包」這樣的回覆,未有羅列具體儀式和服務。因此,他決定在公司網站設立電子報價系統,提升殯儀服務的透明度,讓客人自行瀏覽了解各項服務收費,幫助他們參考和調整喪禮預算。「現在社會思想不再守舊,有時親人未過身他們都已上網搜尋葬禮資訊作事前安排,而不再是等到親人離世才手忙腳亂、盲頭烏蠅地安排葬禮。有些長者更會為自己安排後事規劃,預先與家人商討。」提供網上系統和增加資訊透明度也只是希望方便客人,幫助他們妥善規劃和安排喪禮。 生死教育破刻板印象 系統性培訓立業界新未來 生命的終結既是必然,如何面對和規劃便是一個可以準備的課題,現代人對後事規劃接受度提高,Hades喜見這個新起趨勢,近年致力把殯儀知識普及化,向大眾推廣生死教育,期望令殯儀行業去標籤化——走出「禁忌」及「不吉利」的標籤,吸引更多新血入行。面對這個行業出現後繼無人的現象,Hades將革新的理念帶進教育中,擺脫傳統師徒制的規矩,與香港青年協會開辦「殯儀策劃師培訓課程」,培養人才入行。 「以往殯儀業入行方法大多是師徒制,一個師傅教十個徒弟時,最後十個徒弟各自學到的都很不同。」他深信要去掉行業的陳規陋習,就必須依靠新入行的從業員,因此,他整理出有系統的教學方式,課程除了提供豐富的殯儀知識外,更特設有不少實習參觀機會,例如到訪殯儀館、醫院觀察整個守夜流程,親自觀看骨灰處理,讓學員全面體驗如何安排一個喪禮。Hades認為課程不僅是培育更多有意入行人士,更可以幫助有需要人士了解籌辦喪禮的程序,以兩手準備陪伴家中老人。 改革從自己做起,再推展到教學,Hades認為整個行業的變革仍有很大空間,「很期望日後殯儀喪禮舉行的場地可以突破,不再局限醫院和殯儀館,不少客人問我可否將喪禮變成Party形式,在酒店或Café舉行,想以輕鬆開心的方式告別」,礙於現行遺體牌照條例的因素,Hades指很多家屬在告別方式的創新想法都暫時無法實行,然而,隨著時間推移、社會價值觀的改變,如同由土葬至火化、海上撒灰至綠色殯葬,甚至把先人骨灰留存成結晶等,殯儀行業在將來也許會由百花齊放的新世代接捧。
October 5, 2021

2022徐悲鴻盃國際青少年兒童美術比賽

香港青年協會一直致力鼓勵青年參與藝術創作,提升文化涵養。本會於2010年開始獲徐悲鴻藝術委員會授權主辦《徐悲鴻盃國際青少年兒童美術比賽》之香港區賽事,承蒙學界鼎力支持,過去數屆香港區賽事每次均接獲超過700間學校及藝術團體積極參與。本年度青協再度籌辦是項比賽,藉此弘揚中華文化及徐悲鴻大師畢生追求真善美的藝術精神。 作品主題:中國畫系、西洋畫系及「健康生活」創作畫系 比賽組別:幼兒組、初小組 、高小組、初中組、高中組 報名方法:個人或團體名義報名,登入網上報名平台登記及遞交參賽作品 報名日期:延期至2022年7月22日 比賽獎項:每個組別均設冠、亞、季軍各一名及其他獎項 公布得獎名單:2022年11月 展覽及頒獎禮:待定 詳情及報名:https://clc.hkfyg.org.hk/artspot-competition/
August 23, 2021

兒童視覺藝術導師證書課程 《明報Jump》訪問

May 3, 2021

青協生活學院進修雜誌Vol.5 現已出版

青協生活學院進修雜誌第五期現已出版,為青年搜羅青協各單位於2021年5月至9月的精選網上及暑期課程,雜誌同時囊括專訪文章及專欄,與你分享生活中不同範疇的資訊。 青協生活學院網上平台提供更多課程選擇,請即登上lla.hkfyg.hk,瀏覽更多課程資料。 歡迎各位瀏覽以下電子版雜誌,或到青協生活學院取閱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