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腸道被稱為人體第二大腦,當中有超過100兆(trillion)的細菌,主要分為 「益菌」與「壞菌」兩大類,互相平衡。人體有七成的免疫細胞都集中在腸道,形成重要的屏障,抵禦病菌和毒素的入侵。當腸道生態出現失衡的情況,便可能導致消化不良及免疫力下降的風險。因此,維持腸道內菌群的平衡,對整體健康至關重要。
腸道生態失衡原因
老化及慢性疾病:10歲後益菌開始逐漸減少,60歲時只剩下1-5%
不良生活習慣:過量酒精、抽煙、缺乏運動及睡眠不足
飲食西化:蔬果攝取不足、纖維含量低、食物種類單一
心理壓力:增加身體壞菌(Clostridium)的數量
抗生素:抗生素會把好菌及壞菌無差別殺死,可導致抗藥性產生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WHO)的定義,益生菌是一種當攝入充足的數量後,能對人體健康產生益處的微生物。市面上有過百種益生菌產品,現時最具科研實證的有兩個菌屬,包括乳酸桿菌屬(Lactobacillus)及雙歧桿菌屬(Bifidobacterium),而益生菌的作用包括以下數點:
益生菌聲稱作用
雖然益生菌對身體健康有許多益處,但部分人士在服用後,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如果出現輕微不良反應,通常屬暫時現象,可先觀察身體狀況,並適量減少劑量。若出現嚴重不適,應立即停用並諮詢醫護人員意見,以確保安全。
輕微副作用:腹脹、腹部絞痛、腹瀉或腸胃不適等
嚴重副作用:菌血症、真菌血症或因感染而導致嚴重疾病
因此在挑選益生菌產品時,建議根據個人需要和身體狀況,謹慎挑選適合自己的產品。詳細的選購建議,可參考以下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的指引:
益生菌產品購買指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