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本質並無好壞之分,它能成就善舉,也能釀成惡果。與其對新科技畏首畏尾,不如嘗試學習駕馭並運用AI,才得以在時代洪流中持續進化。」
張天俊(Calvin) / 香港大學醫科生兼創業者

自1999年電影《Matrix》上映後,人工智能(AI)成為全球持續討論的焦點。片中主角Neo在虛擬母體中尋找真相的情節,引發了一個時代性的思考:AI究竟是人類的助力,還是潛藏的威脅?香港大學醫科生兼創業者張天俊(Calvin) 始終堅信一個觀點:「AI本身不會取代人類,但懂得運用AI的人會取代你。」現時Calvin一邊穿梭於港大醫學院的課堂與實習,一邊與朋友經營着兩個AI平台──memocards.ai與HealthMaxx。這條創業之路,始於他面對學習困境時的一個念頭:如何將創新科技融入日常,以使人們生活更便利?
從醫科生的煩惱入手 運用AI突破學習困局
「以前整理一堂課的內容,我要手動輸入製作Flashcard,光是這一步就耗費一兩個小時,還未開始溫習就已經精疲力盡。」Calvin回憶起那段日子,苦笑稱自己彷彿陷入無止境的低效循環。這種傳統的學習方式,讓Calvin面對醫學院龐大的知識量時顯得力不從心,促使他反思並尋求變革,「香港教育甚少教導學生『如何學習』,整個教育制度與考試制度往往只能靠死記硬背,但真正的學習應是一個層層遞進的過程。」Calvin提到一個關鍵的學習模型,「Remember,Understand,Apply,Analyze,Evaluate and Create,這是一個提升學習成效的金字塔教育工具,可惜學校從未系統性地教授,導致不少學生連自己學習的階段都無法判斷,效率自然難以提升。」
一次考試後的靈魂拷問,成為了轉捩點。Calvin與朋友陳志誠(Jason)在試後苦惱於為何埋頭苦幹應付考試,成績卻不盡如人意?正當二人努力探索如何改善來年的學習成效及效率時,全球迎來了ChatGPT的熱潮,並為他們帶來靈感。「如果我們輸入指令及投入學習材料後,AI能夠自動消化、歸納重點,並生成溫習內容,定能大幅縮短備考時間。」這個想法為他們的AI溫習工具奠定關鍵基礎,並開始付諸實行,二人分工明確,Jason負責編程,Calvin主導設計與推廣,短短兩週內memocards.ai的原型便誕生。memocards.ai是一個平台讓學生上載簡報、影片等不同類型的教材,AI會將其轉換成易於複習的Flashcard,省卻繁瑣的筆記整理過程。「現在我們用更少的時間,獲得更好的成績,壓力減輕了,學習也變得更有成就感,同時讓自己慢慢愛上學習。」Calvin和用家們的反應,印證了這個平台如何改變傳統學習的困境。
以科技實踐醫者仁心 守護大眾健康
如果說memocards.ai是學生學習的智能助手,那麼用於熱量計算、飲食記錄及追蹤的健康AI工具HealthMaxx就是大眾的「營養師」。Calvin 在醫科臨床實習中遇到很多病人,於診症過程中留意到醫護人員與患者日常保健之間的缺口,「香港十大死亡原因中,有一半以上與不良生活習慣有關,包括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等,醫生在有限的診症時間內,只能口頭叮囑患者要奉行多做運動、均衡飲食等原則,但這些建議能否轉化成實際行動往往是未知之數,醫生亦難以控制及追蹤病人的生活。」此情況促使他與團隊設計了HealthMaxx,用戶只需拍下餐點照片,系統透過AI影像識別技術,就能即時分析營養成分,提供個人化的飲食建議。「我們無法做到100%精準,但若能以八至九成的準確度作出營養估算,幫助大眾有意識地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將會是邁向預防醫學重要的一步。」從計算卡路里到營養攝取建議,HealthMaxx不僅是一項AI技術的應用,更承載著醫學生對社會的關懷,讓健康管理真正融入大眾的生活。
創業路上披荊斬棘 捉緊機會化危為機
創業路上並非一帆風順,由於開發平台的成本高企,memocard.ai甫推出市場僅僅兩週,便消耗了上萬港幣的營運費用。Calvin認為正因為需要面對營運壓力,故為他們的創業路途帶來轉機,「正是這筆巨額開支,逼著我們認真考慮商業化的運作,嘗試以訂閱形式讓用戶購買服務。」至今平台已成功吸納全球近十萬用戶,包括牛津、劍橋等頂尖學府的學生,服務範圍遍及30個學科領域。
市場競爭同樣是其中一個難題,兩個AI工具相繼上架後,類似的產品接踵而至。「我們既沒有資金,也沒有技術優勢,唯一能做的,就是以創新的方式解決問題,持續改良與進步。」Calvin 憶述當時需要面對如何突圍而出的關卡,而解決技術問題也是另一大難關。HealthMaxx作為iOS原生開發的應用程式,必須符合Apple嚴格的審核標準,對於沒有產品開發經驗的團隊而言,是一次艱巨的挑戰。「全靠AI技術,幫助我們將不少繁瑣流程自動化,才能讓二人團隊支撐平台運作。」
回顧這段歷程,Calvin將成功歸因於一個概念──先建立分發渠道(Distribution),才著手研發產品。「再出色的應用程式,若無人知曉,一切都是徒勞。」他建議有志於AI領域創業的青年,應先學習觀察社會現存的問題,在目標群體中建立共鳴及影響力,再著手設計解決方案。這種「需求先行」的理念,或許正是他們能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
人的價值 始終由自己定義
在AI浪潮席捲全球的當下,「人類會否被人工智能取代」成為大眾普遍的憂慮。對此,Calvin的看法十分明確,「科技的本質並無好壞之分,它能成就善舉,也能釀成惡果。與其對新科技畏首畏尾,不如嘗試學習駕馭並運用AI,才得以在時代洪流中持續進化。」他深信,AI發展的意義在於輔助人類的生活。這種看待新科技的方式讓他的創業之路超越單純的產品開發,更肩負著「以人為本」的使命,科技要以人民的福祉為優先考慮因素,才能真正改變世界。
面對AI革命,Calvin選擇擁抱技術創新的同時,更強調堅守「以人為本」的原則。在他眼中,AI的價值在於放大人類與生俱來的善意與創造力,科技或許能重塑我們的學習方式與健康習慣,但決定未來走向的,永遠是人類那份無可替代的溫度與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