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Slasher,每一個工作都為我帶來滿足感,從不覺得要捱。我希望保持多元發展,讓大家想起我時,會認為我是一個靈活多變、有趣的靈魂。」
張慧靈(Wai Ling) / 特技人
性格外向好動的Wai Ling自小已是運動健將,田徑、欖球樣樣精,她自言鍾愛冷門興趣,因怕悶也愛挑戰自己。Wai Ling在學期間已開始於海洋公園哈囉喂「扮鬼」,再擔任巡遊演員、極限表演者等職業,8年前更當上特技人。她活用各個身份所學到的技能與經驗,自在地遊走於不同崗位,受傷或失敗也好,都化為她成長與進化的養分。
零武術根底入行做特技人 甘願捱打呈現逼真劇力
Wai Ling甫畢業便到酒店當健身教練,數年後陷事業瓶頸位,感沉悶又無晉升空間。欲轉行之際,剛好朋友向她推介特技人課程,她自覺身手靈活且不怕受傷,便決定一試:「當時抱著進修的態度報讀,覺得特技人既特別又新派,沒有想過最後會加入這個行業。」
特技人分為武師及替身兩種,雖然是運動健將,但對零武術根底的Wai Ling來說仍然吃力。原以為高靈活度和良好的身體控制能力會有優勢,但武打動作不能單靠觀察與模仿作呈現,力度與形態稍有差池,已足以影響其韻味。唯有將勤補拙,打好武術基礎後再學習調整力度、配合鏡頭,讓攝影師能精準地捕捉動作的張力,每一部分也是一門學問。「經常收到指令要『有力啲』,其實十分抽象,曾經試過拍了十多個鏡頭也未達要求,正正體現了『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這句說話。」
武師大多負責「下把位」,要飾演中拳、被毆打的角色,雖然老是做沙包,但當畫面逼真兼有劇力,Wai Ling更覺滿足。「用身體來演戲,是我們的技術之一。假如我們演得不真實,《九龍城寨》中的林峯怎樣看都不夠型格。如畫面能呈現到甄子丹的功架,即使中了他一拳,也是一份滿足感。」咬實牙關甘願當一個齒輪,源於Wai Ling對電影的熱愛,也被特技人的新奇刺激所吸引。
苦練功架不斷進修 尊重特技人的工作
由修畢課程至投身特技人行業,至今已近8年,為扎穩馬步、補足自己的短處,Wai Ling不斷深造各種武術,如巴西柔術、拳擊、泰拳等,除了為自己打好根基,更是為未來做足準備。她坦言潮流不斷更替,時而掀起李小龍雙截棍的潮流,當《殺神John Wick》上映,又會帶來近身格鬥術的熱潮。身為特技人及動作演員,不斷進修是在行業生存的唯一方法,故步自封只會被淘汰。她分享愈學習得多,愈能分辨各種武術的細節與異同,如拳法、踢技等。有時候師傅更會分享習武及比賽心得,認知得愈多,未來便能更細緻地設計電影動作。
爽快刺激的動作電影最能吸引觀眾的眼球,但對特技人及動作演員而言,全面的分析才是每一場打戲的關鍵。「要多觀察鏡頭,擴闊自己的知識與眼界,才能判斷何謂對錯與美醜。我很喜歡了解觀眾的感受,希望從不同的視角了解電影畫面,再看看可如何調整。」Wai Ling面對觀眾絕不得過且過,反而捉緊每個學習機會,走近觀眾、內化知識,為每一個工作做足萬全準備與反思,希望對得起特技人這項專業。
拍攝前早有受傷準備 傷患並非障礙
除了武術要邊做邊學,特技人更多時候要面對的,是槍戰、爆破、火災、車禍、跳樓等場面。外行人可能覺得危險及恐怖,Wai Ling卻說早已有心理準備,「我們的工作環境雖然比一般人危險,但做足安全措施、有保護意識地完成動作,就是特技人的職責。」以前的特技人需要鬥真功夫,拍攝時要夠拼命,像真度才高,但現在可借助其他安全設備協助完成動作,特技人的工作主要是呈現危險的感覺,並非「搵命搏」,例如可以使用威也、拍攝期間於衣服內藏護具、落地時準備保護動作等。
作為行內少數的女生,好處在於能為女演員們擔任替身,幫助她們試機位、省體力;但壞處則是女演員的衣着大多貼身或布料較少,難以內藏護具。初入行時,Wai Ling曾拍攝失足墮崖的場景,因衣服過窄,無法將護具隱藏,再加上威也的落點有偏差,她毫無緩衝地直撞地面,痛得無法站立,她回憶:「通常拍攝完,工作人員會詢問武師有沒有問題,但沒有人會回答有問題。那刻我坐在石頭上,劇痛卻不敢表達,過了一分鐘後才勉強回應。之後再補拍另外兩三個鏡頭,求醫後才知道尾龍骨骨裂。」票房破億的《九龍城寨之圍城》,Wai Ling也參與其中,飾演魚蛋妹媽媽的替身。角色死後被棄屍,從兩層樓高被拋下,猛烈碰撞後跌至晾衣竹上。作為死屍,她無法做任何動作來保護自己,加上身穿旗袍,穿戴護具的空間也非常有限,拍攝兩三個鏡頭後,Wai Ling的手腳已遍佈瘀痕。即使準備再充足,也難免會受傷,Wai Ling淡然地說:「每次工作我都預計或多或少會受傷,輕微的擦損或瘀傷,我承受到的也不是問題。」
忠於自我的硬朗女生 活用經驗實現斜槓無限可能
常因工作五勞七傷,Wai Ling家人並不支持她當特技人。她理解家人的憂慮,但更想證明追求自己喜愛的事業是正確的選擇。她自認性格「硬頸」且「硬淨」,當遇到難關與質疑時,會更想挑戰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沒有錯,我反而更想嘗試,並會問自己,為何我不行?」特技行業以往由男生主導,但隨著時代進步,性別定型也逐漸被打破,「世界很闊,選擇甚麼工作是自己的自由。我從不覺得自己是柔弱的女生,我是有力量的。」Wai Ling並不是想要戰勝他人,她只想證明女生也能達到與男生同樣的水平。
這種打破規限、嚮往自由生活的心態,讓Wai Ling不甘於成為朝九晚五的打工仔。她以Slasher身份工作多年,除了擔任特技人,還是吉祥物演員和極限運動表演者。這些表演工作為她累積了經驗,作為特技人時,她常常用肢體語言演戲,而在扮演吉祥物時也能運用這些技能。無論擔任哪個身份,也需要代入角色和具備演員觸覺,活用表情和肢體語言,演活角色的生命。她也為能靈活運用所學感到自豪,當年在運動科學相關課程所學到的肌肉訓練、急救及受傷判斷等知識,對特技人的工作也大有幫助,幫助她自我鍛鍊和保護。
「多變的職業讓我『轉數』更快,面對各種障礙時,習慣保持冷靜、不慌亂,亦學會了欣賞失敗的魅力,讓我的抗壓能力有所提升。」斜槓族的工作、收入未必穩定,為何能吸引Wai Ling堅持下去?她表示賺錢固然重要,但目前的人生閱歷,每一格都很豐富、有趣和獨特,她更享受其中:「我做Slasher,每一個工作都為我帶來滿足感,從不覺得要捱。我希望保持多元發展,讓大家想起我時,會認為我是一個靈活多變、有趣的靈魂。」這份拼勁帶領Wai Ling站上更大的舞台,參演由張家輝執導的電影《贖夢》,活用了在主題樂園15年「扮鬼」的經驗,加上做特技人苦練的靈敏身手,錘鍊多年,終於在大銀幕上擁有屬於自己的角色,繼續發光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