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整理師的世界 探索物件與情緒的關係 – 香港青年協會生活學院 HKFYG Living Life Academy

走進整理師的世界 探索物件與情緒的關係

 

香港土地寸金尺土,蝸居生活已成常態,如何善用有限空間締造理想生活環境,成為了都市人的必修課。每個人都希望擁有一個井然有序的家,但整理收納的技巧並非人人精通,因此社會衍生出新興行業—「整理師」,工作正是協助大家「執屋」。坊間歸納出不同整理收納方法,例如山下英子提倡的「斷捨離」和近藤麻理惠強調的「怦然心動」法則,整理師Jeffery解釋,其實這些方法都有異曲同工之妙。透過整理收納的過程,重新將生活重心聚焦於自己身上,從決定物品的去留到空間運用,逐步重掌生活的主導權,讓自己不再被物品牽著走,並於更寬闊的空間內,探索屬於身體及靈魂的快樂。

整理收納 修心之路
Jeffery是香港首位90後全職男整理師,他從小就喜歡乾淨整齊,讀書時已經開始幫助同學整理家中書桌,他大學畢業於心理學系,偶然發現了「整理師」這個職業,深感興趣,於是在工餘時間報讀整理師課程。Jeffery於學習過程中發現整理收納與心理學息息相關,「整理」除了是物質層面上的功夫外,更關乎如何與自己的內在溝通,這是梳理內心想法的過程。因此,他越學越感興趣,甚至辭去全職工作,考取專業資格正式成為整理師。許多人誤以為整理師的工作與家務助理或家傭相似,但實際上整理師的工作比想像中更複雜。每一個個案的背景及需要均有不同,所以Jeffery強調「睇餸食飯」的整理流程──根據屋主的需求和他們對理想生活的想法,再考慮空間大小、家庭成員數量作出分配及規劃,從而讓人、物件與空間保持平衡和彈性。

Jeffery認為物件堆積或是擺放混亂,其實也反映出人內心和思緒的混亂。「物件不會無故在家出現,它們的去留取決於我們的選擇,而這些選擇是由我們的思想控制。舉例來說,當問及屋主為何家中會有這麼多水瓶時,他可能會回應『可能旅行時會用』或者『可能之後有機會用得上』等理由,但又未能講出確實時間,這樣的回答某程度上反映出他內心對未來的不安或恐懼,所以不自覺作出囤積行為平衡自己的心理。有時候,當人們感到空間十分局促,除了物理上有太多物件佔據空間,也表示他們的內心已經沒有容納更多情緒的空間,所以空間對於人的情緒都有很大關係。」

   

了解個人喜好 打造理想生活
整理收納的第一步是先與自己好好溝通,了解自己想要怎樣的生活。每個人的喜好也不同,有人喜歡極簡主義,有人喜歡方便減少打掃,當中沒有對與錯之分。「當我幫助屋主時都非常注重他們的理想生活及喜好,如果無法了解他們的想法與價值觀,之後的整理行動都不會感到滿足,所以過程中要不斷思考這樣的整理是否符合自己理想的生活模式。」

每當接到個案,Jeffery就會以以下步驟為屋主提供服務。
1. 諮詢 – 上門前先了解屋主需要,再度身訂造整理計劃。
2. 重申整理目標 – 上門當日在有限時間內專注整理特定範圍。
3. 下架 – 拍下整理前的照片後,將所有要整理的物品,如衣服從衣櫃下架,令屋主可以掌握目前狀況,讓他們意識到確實有執拾的需要。
4. 篩選 – 以先易後難的方式作篩選。首先取出狀態不佳的物品,如發黃或蟲蛀的衣物,之後處理相同類型及功能的衣物,最後才處理有故事或回憶的物件,例如中學校服、結婚週年紀念禮物等。
5. 分類 – 根據屋主的日常習慣制訂合適的分類系統,例如按季節或場合為衣服分類。只有貼近日常喜好,才能將收納整理變成持久習慣。
6. 收納 – 根據物件的使用頻率、屋主的慣用手、動線等因素,重新規劃空間和分配物品的定位,有需要時會使用收納用品,令收取物品時更方便。
7. 善後 – 處理屋主捨棄的物品,除丟棄外亦可選擇捐出或回收,並於完成整理兩星期後跟進他們的情況,了解他們整理後的生活,以及有否調整的需要。

若要把整理興趣轉化成職業,透過整理空間協助他人改善居住環境,建議先認識整理的相關理論及技巧。近年不少機構也有開辦「整理師」培訓課程,如有意入行者不妨先報讀課程進修及增值,探索自己於此方面的潛能。要成為「整理師」,除了要學習不同的理論和方法外,更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技巧、說服力及應變力,才能靈活地為客人設計合適的整理計劃。現時坊間的整理師很多時都是以自僱形式工作,同時可因應個人時間,選擇以全職或兼職形式投身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