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協生活學院正向心理學課程導師
「樂觀與否其實是在於你願不願意打開自己,反思自己的心態。」
人生來追求快樂,但香港人總是自言不快樂,到底不快樂的源頭是甚麼?「不認識自己、與世界連接(connect)得不好。」輔導心理學家方婷如此認為。即使發現自己生性悲觀,也不代表與快樂絕緣,正向心理學提出的,正正是換個角度看事物,樂觀也可以學習。
方婷介紹了正向心理學之父Dr. Martin Seligman的一本著作——“Learned Optimism”,書中指出心理學中有「習得性無助」的概念,意指如人不斷受挫,便會對事情變得無力,否定自己。Dr. Martin Seligman便提出,既然悲觀可以「學習」,那也可以從認知著手改變人的思維,習得樂觀,由此衍生出正向心理學這個分支。
正向心理學是甚麼?
有別於傳統心理學以人的心理問題為中心點,正向心理學是一種提倡「將自己的思想導向一個 『正面』 的方向」,以研究人的美德優點為中心,著重預防性多於矯治性,從而發展人的潛能,令人的生活變得更美好。當人擁有正向思維,不但內心會覺得安然些,還會加強自己處理問題和逆境的能力,對周圍環境也有正面的影響。
快樂源於了解自己 活在當下成「解藥」
正向心理學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是「快樂的科學」(The Science of Happiness),正向思維對人的幸福扮演著關鍵角色。「學習正向心理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個人內在及生活提升,達致長久的幸福。」方婷解釋,傳統心理學聚焦在病理及異常心態,均是人的不足之處,而正向心理學則著重於如何理解一個人,「來找我的不一定是病人,可能是失戀或在個人成長上遇到困難的人。」
過去曾有不少帶著糾結和煩惱的人,前來向方婷尋找「解藥」。方婷剖析不快樂的根源,雖然無法將令人不快樂的事情一概而論地列出,但她認為,不快樂的核心是源於「不認識自己、與世界連接(connect)得不好,只活在自己的想法,而非活在當下」。方婷解釋,活在當下就是全情投入做一件事情,能感受時間流動,令心情變得愉悅。當一個人曾付出努力、將時間投放在一件事上,這件事情可以是畫畫、品茗等,得到的成就和滿足感更能持久,而這種愉悅感正是所有人都在生活中追求著。
微笑練習學感恩 打開心窗影響他人
方婷指出,學習正向心理學時,不能夠單純提出正面想法,而忽略體內的負面情緒。要學習快樂,得先認識悲傷,以及了解自己的思維如何運作、為何啟動保護機制、無法彈性處理問題等。將負面情緒妥善處理後,再找方法令自己轉變、獲取快樂。「任何人都可以來學,不一定要學過心理學,才能學習正向心理學。」方婷希望推廣正向心理學,正因為自己受惠於這套思維模式。她分享,自己自小性格悲觀,思想傾向負面,而不少人深信性格天生無得改,但方婷從正向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原來可以透過改變認知調整心態及思維,便希望將理論帶給更多人。
有見坊間不少學校及機構近年積極推廣正向心理的生活態度,青協持續進修中心今年開辦首屆「正向心理學導師培訓課程」,由方婷親身教授,內容涵蓋基本心理學理論、建立幸福感的相關練習。此課程尤其針對社工、老師、或從事輔導及教育工作人士,內容針對教學、培訓和輔導實務應用,協助學員釐清正向心理學的概念外,更教授相關教育活動的設計,以培訓學員成為專業導師,把這門學問推而廣之。她期望,學員在課程中學會感受自己,「最想他們開心住走。」 方婷反覆提了幾遍,最在意的是學員的感受與轉變,並透過個人經歷與感悟,將正向心理學的概念推廣開去,「如果你自己都無轉變,如何說服他人改變呢?」
在課程中,學員需親身體驗一些教學活動和練習,其中一個是微笑練習。學員需於一天內找三個陌生人,嘗試直視他們的眼睛道謝,對象可以是小巴司機、清潔員、收銀員……方婷指出,「這個練習的目的是希望學員習慣先付出,主動與世界、與人互動,釋出善意,再觀察別人的反應。」藉此讓學員有意識地轉向一個感恩的心,當習慣了這種思維模式,人便會慢慢學會感恩和快樂。「樂觀與否其實是在於 你願不願意打開自己,反思自己的心態。」
推廣正向思維 建立幸福社會
心理學雖為專業學科,方婷卻笑言,「毋須想得太複雜。」她期望,學員修畢課程時,能實踐「認識、改變、推廣」三步曲。「所謂推廣其實就像你去吃飯,見到朋友點乾炒牛河,你知道不健康,便會提一句:好肥喎,不如轉雪菜肉絲米啦;就是這般簡單。」正向心理學導師課程亦如是,學員能夠把習得的概念和知識分享或授於身邊人,或者應用到生活或工作上,便已是在實行這三步曲。
情緒是健康的一部分,「身體有亞健康,情緒也有亞健康;正向思維是任何時候都需要,但人在危機中未必會察覺自己有此需要。」正向心理學導師正正擔當一個快樂傳遞員的角色,教授人們學習樂觀,讓樂觀的種子遍地開花,社會便能滿載生機、快樂和充滿希望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