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為復甦旅遊業推動的「本地遊」引起一番熱話,例如七百元深水埗食豬腸粉,千二元到長洲食魚旦、糯米糍等。細看之下,便發現其客路是以居港的外國人為主。其實我們外遊時豈不又是到處搜尋地道小吃呢?除了享受美味之外,還不忘「打一下咭」;如果可以將「戰利品」帶回來與親友分享,更可以邊吃邊向朋友介紹特色食品的背後故事和有關見聞,扮演一個專家。
除了大快朵頤一刻,其他收穫完全反映了旅遊產品的「非實質」 (intangible) 特性。非實質是指實現期望所得的滿足感,因為旅客付出了寶貴假期和不菲旅費,期望就不止於食物本身了。
說到外遊時享用美食,業界早已將這種追求和相關活動定位作「美食旅遊」(gastronomy tourism 或 food tourism)。元素涵蓋多個層次:令人讚嘆「WOW ! 」的味道、特選的食材、食譜成份、烹飪技巧和器皿、產生菜式的事跡和附帶習俗、以至最早提供菜餚或者盛產原材料的所在地等。配合以上元素的追求,旅遊活動可以包括:淺嚐或大吃一頓、用餐時與廚師交流、上烹飪課、遊訪菜市場、參加傳統節慶或美酒佳餚盛事、參觀酒莊甚至偏遠的鄉鎮遺址等等。
因此「入格」的美食旅遊絕對不止是「舒適、豪華地吃餐好」,而是一個身體力行的探索過程,為可持續旅遊出一分力。下次當你是自遊或為客人設計行程時,不妨想清楚是要當一個「吃貨」,還是吃得「識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