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紋身師 Kuri Yip
入行五年半的Kuri Yip,最初從未想過成為紋身師,而契機全因中學時期所學的西洋書法。當時她因表現優秀獲導師賞識,畢業後被推薦參與雕刻工作,從而發現自己手部穩定度較高,又熱愛藝術創作,可能適合紋身工作,才萌生入行念頭。談及入行經過,Kuri分享自己帶著作品集到心儀師傅的工作室外等候,希望以誠意打動對方。可惜前兩次到訪也撲空,直至第三次才成功請求學藝,最終順利成為學徒。
藝術作底蘊 練習成專業Kuri天生對線條與構圖特別敏感,加上曾修讀視覺藝術與設計課程,讓她在設計圖案時更得心應手。要成為出色的紋身師,創意與紋身技術是相輔相成的,紋身操作講求「快、狠、準」,手勢要穩、力度要均勻,唯有堅持不懈地練習,在藝術功底與操作技巧相配合下,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最初是使用傳統的線圈機練習,這能訓練手感並熟悉針的回彈速度,練習大約一年後,我才於自己身上完成第一個紋身。」
學徒時期面對許多挑戰 堅持全靠熱愛與熱誠對Kuri而言,學習紋身期間最具挑戰性的是需要克服收入不穩定的問題,以及掌握較複雜的彩色風格。由於下針的手法及深淺都會影響恢復的效果,通常學徒會先熟悉黑色紋身的手感,然後才會開始接觸彩色風格。「膚色會影響色彩的顯色程度,同一色調在不同人身上的效果截然不同,需要靠經驗來調配適當的比例和搭配。」不少客人會關心紋身的持久度,Kuri指出,顏色深淺是其中一個因素,而紋身的部位亦有影響,指縫或手掌位置經常摩擦、代謝較快,這些部位的紋身相對容易褪色。
每一個行業均有高低起跌及種種困難,Kuri透過紋身技藝,為顧客永久紀錄人生故事並實現人體藝術,也令她從中獲得極大的成就感。她寄語初入行的紋身師,只有足夠的熱愛和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讓自己在這個行業中愈走愈遠,認真對待每一次創作及紋身的工作,每一針都可以讓自己更進一步,創作獨一無二的作品。
紋身師Kai Yoo憑藉獨特的抽象風格和豐富色調,在近十年間於業界嶄露頭角。產品設計科系出身的他,不甘受限於傳統設計框架,決定將創意延伸至人體肌膚。初時,Kai通過網絡尋找心儀的紋身師希望拜師學藝,「師傅沒有立即答應,我等待了一年才獲機會成為學徒。」這段時間反而堅定了他的決心。從紙上練習到真人實戰,Kai逐步累積經驗,最終在業界站穩腳跟。
磨練技藝 突破自身雖然Kai擅長創作抽象和色彩構成為主的作品,但他亦會積極嘗試不同風格的創作。「我要求自己必須懂得掌握多種風格,這樣才能自信地告訴別人,抽象和色彩風格是我的選擇,而不是我只會做這一類型的作品。」這份對自我要求的執著,也反映了他秉持的「匠人精神」,不斷突破自己,凡事也力臻完美。
以溝通連繫創作 以童真轉化作品
紋身師 Kai
隨著愈來愈多年輕人投身紋身行業,Kuri和Kai兩位風格迥異的紋身師,卻不約而同推薦傳統師徒制作為入行的最佳途徑。KURI指出,坊間的短期課程難以取代紋身店內的全方位實戰訓練;Kai則強調,學徒期間最重要是能從旁觀察店內運作,不僅能磨練技藝,更能培養紋身師必備的品格與洞察力。他們深信,唯有經歷長時間的磨練與體悟,才能在肌膚上刻下真正有靈魂的作品。
在紋身道路上,技術固然重要,但更珍貴的,是從師徒傳承中學會如何傾聽、觀察與理解每一位客人,讓紋身不單是一門手藝,而是幫助客人在身上留下一生印記。